如果七月五日預言是真的,我們的電網扛得住嗎?

如果七月五日預言是真的,我們的電網扛得住嗎?


  從2022年八月裴洛西訪台之後,日子就變得越來越難過了,不知為何每次遇到連假總會出事,颱風、地震、事故、他國戰爭、國際局勢變動,遇到川普發動關稅戰爭還得銷假上班,周末在家睡覺還會傳來美國儲能大廠Powin破產的消息。

  因此當網路流傳日本漫畫家預言今年(2025)7月5日臺灣和日本將會發生毀滅性大地震時,幾百萬的流量立刻湧入,大家都好奇所謂的毀滅性是有多嚴重。

  這類的預言是絕對不敗的,因為全球早就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伴隨著地球升溫,地震、火山爆發、極端氣候造成水災、旱災、森林大火等只會越來越頻繁,南海海槽大地震也不過就是連鎖反應之一而已,只要稍微願意誠實面對地球現狀的人,都可以輕鬆做出在我們這代就會實現的預言。

  好吧,但如果七月五日預言是真的,我們的電網扛得住嗎?很多人問綠學院這個問題。

  按照目前網路廣為流傳的版本,七月五日當天清晨五點,地震引發的海嘯會席捲本島東部,但因為中央山脈夠高,阻擋海嘯前進,因此西部不會受災。這樣聽起來,應該不至於同一時間內讓全島瞬時失去超過1 GW的發電資源,或波及到在線待命的電網端儲能,儲能系統應能像403大地震一樣,再次發揮救援投手的實力,扛住電網。當然,目前有相當多的儲能系統建置在宜蘭和花蓮,這是可能的變數。

  電力系統面對極端氣候和重大災害,除了把《沒有小松鼠背鍋,這次靠除役機組挽救台電的中年危機?》中提到的發電資源打開穩住局勢之外,大概就剩儲能這個救援投手。

如果七月五日預言是真的,能救電網的儲能系統裝在哪裡?

  這些救援投手在哪裡?之前文章講過,儲能系統在三個地方設置最有用,分別是發電端、電網端、用戶端(需求端),為了簡化,業界將安裝於發電端及電網端的儲能稱為表前儲能,安裝於用戶端的儲能稱為表後儲能。

(圖一)儲能系統三大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公司儲能系統評估與建置即戰力班》課程教材

表前儲能和表後儲能有什麼不同?

  表前和表後的「表」,象徵的是台電的電表,是一種電力系統掌握與否的責任分界點。在發電端安裝的儲能例如光儲PV+ESS,以及403大地震的救援投手:電力交易平台上的輸電或配電級的儲能,都是電力系統可以看得到的資源,因此可以稱為表前儲能。在用戶端安裝的儲能,藏在負載端,電力系統看不到,也就掌握不了,稱為表後儲能。

如果七月五日預言是真的,能救自己的儲能系統裝在哪裡?

  雖然目前最有實績、績效最好的是安裝在電網端的儲能,但若以全局思維,包含用電戶的所有參與者,都會受到電力系統穩定與否的影響,尤其又以平時有生產行為、遇到台電停限電會有經濟損失的工廠影響最大。因此,為了自己的荷包著想,工商業用戶安裝表後儲能,就不只是考慮自己有沒有賺錢才安裝,而是要考慮在氣候緊急狀態、自己全盤皆輸的情境下,替自己買保險的避險策略。買保險不需要跑IRR,這樣思維你才不會困在早就離我們遠去的美好舊時代裡,那個沒有氣候變遷、世界還有單一霸權、矽谷新創歌舞昇平的時代。下一篇,我們來談表後儲能可以裝在哪些地方,以及安裝的效益。

知識服務

No.208 【新客加入共學圈買一送一】表後儲能消防法規全解讀!加贈與用電大戶交流媒合會
2025-10-22 表後儲能的消防規範,攸關客戶對風險管理的信心,是成案與否的一大關鍵。綠學院表後儲能產業共學圈的長期陪跑服務將在今年(2025)第四季推出表後儲能消防法規解讀交流會,讓你一次釐清消防法規進展,以及業界實務運作情況。不過因為消防法規還沒正式發布,為了不要讓你的生意停滯不前,只要你預購這場小聚,我們先在10月22日贈送你一場儲能公司與用電大戶交流的媒合會。
No.207 兩小時解讀綠電轉供24/7 CFE全時匹配新制及商機
2025-10-01 想像你經營一間晚上10:00營業到凌晨4:00的夜店,開記者會宣布你是全世界第一家RE100的夜店,結果環保團體發現你買的全是白天才發電的太陽光電,發電跟用電的完全不匹配,於是再開另一個記者會質疑你漂綠,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支持,於是正妹再也不來你的週四淑女之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