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碳定價,自然就有碳金融市場嗎?

有了碳定價,自然就有碳金融市場嗎?


  近來隨著碳管理議題逐漸引起關注,各種有助於減碳的技術、策略、工具等也開始被廣泛討論,碳定價(carbon pricing)即是其中之一。

碳定價就是為排碳行為貼上價格標

  在商業世界中,我們已經習慣把每項商品或服務貼上價格標。不過目前幾乎所有商品或服務,都沒有包含排碳的成本,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替碳進行定價,把它貼上價格標,讓大家為排碳行為付錢。碳如何定價?就是把排碳造成的各種損害貨幣化,計算為成本、並將其與排放行為進行連結,經常用「每噸碳排多少錢」表達。

  根據對象,會有不同的碳定價方式。其中一種方式,是依碳定價的執行者來區分。在發展初期,碳定價多是由公部門、也就是各級政府設計執行;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有私部門、也就是私人企業採用碳定價來減少公司碳排,這種我們稱之為「內部碳定價」。


(圖一)碳定價就是把排碳造成的各種損害貨幣化
圖片來源:caixinglobal
 

政府常用的碳定價工具

  依據目前實務上的發展,由中央、地方、跨國等不同層次的各級政府執行的碳定價工具有三種,分別是「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碳費或碳稅」、以及「碳信用機制」。

工具一:總量管制排放交易

  在作法上,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是先由管理者設定一個排放上限,然後再把符合這個上限的排放許可,分配給受管制的排放源。在機制執行之初,為增加接受度,通常是先用免費的方式來分配排放許可,接著再慢慢轉變成有償的方式(拍賣)來分配。也就是說,在這個機制下,真正會被定價到的排放量,是超過排放許可的部分;這時候排放源可以自己減量,或是去市場上購買其他排放源釋出的許可,以避免被處罰。除此之外,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的執行需要較多的準備工作、行政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多是採用「抓大放小」的方式來管理,只管制大排放源,不太會把小排放源納入管制。目前在實務上,這個機制有應用在跨國層次(像是歐盟)、單國層次、也有地方政府層次(例如日本東京都、琦玉縣)。

工具二:碳費或碳稅

  這種工具更為直觀,是針對碳課徵一個稅費,以達到定價的目的。在作法上,有的是就各種在使用後會帶來碳排的能源—例如各種化石燃料—課徵(從源課徵)、有的則是直接針對排放源的排放量來課徵(從末端排放課徵)。碳費或碳稅在執行上可以直接利用現有的稅費系統來處理,因此行政成本相對較低,適用對象亦相對較廣。但在實務上,也有不同的設計考量。比如,多半遵從不重覆課徵原則,不會從源課一次、末端排放又課一次;對於一些冶金及電解過程缺乏替代技術的部份,會免予課徵等。目前這個機制存在單國層次及地方層次的應用,但尚未有同時涵蓋不同國家的跨國應用。

工具三:碳信用機制

  碳信用機制是一種可以將減量成效透過認證轉換為碳權的機制,也常稱為排放抵換機制。在實際操作時,申請者必須先執行一個減量專案、並針對減量成效進行監測;接著再由第三方獨立機構驗證減量成效,最後向機制管理單位申請與減量成效等量的碳權。在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機制下所核發的碳權是一種排放許可,但碳信用機制下所取得的碳權,是減量成效的認證,且必須先有減量才能取得。由於這個機制所產生的碳權亦能在市場上交易,因此可透過交易價格來進行碳的定價。我們環保署所創建的抵換專案,就屬於此類,目前國際上已有超過15個國家擁有境內的碳信用機制,由於碳信用機制所產生的碳權,可用於排放量的抵減,其角色多半是扮演總量排放交易機制或碳稅費的補充機制。

企業常用的內部碳定價

  碳定價除了公部門的三種應用之外,近年私部門也開始應用碳定價工具來進行公司內部的碳管理,稱之為內部碳定價。在具體做法上,會先劃定公司內部應受到碳排放管制的對象,例如將公司內部不同的部門別設定為管制對象,接著,再使用類似前述的碳稅費做法,針對這些管制對象的排放量進行課徵。公司內部通常會成立一個基金來管理這些課徵而得的資金,而被管制對象可向此基金提出減量專案的規劃以取得補助、進而減少該部門的碳排。這種碳定價方式的重點,在於提供各部門減量誘因,由下而上找尋減量機會、並付諸實行。依據目前最新的統計,全球市值前500大的公司已有一半已採用、或規劃於二年內採用內部碳定價來管理公司碳排,並將內部碳定價視為引導公司低碳投資的有效工具。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碳定價。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替你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跟此名詞有關的全系列專欄文章,保證立刻提升功力

碳如何定價?一噸100元太便宜,300元就合理?誰說了算?

碳看不見又摸不著,有些人白天大大方方地排,愛面子的晚上趁著天色昏暗偷偷排,碳管理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碳如何被管理?如果要收碳費,碳如何定價?一噸100元?300元?誰合理?誰說了算?這也正是《氣候變遷調適法》修法過程中,最受關注也最分歧的地方。

2021/08/16
碳如何定價?破除這3個誤解,你對碳定價的認識就超越99%的人

你是否也覺得臺灣要趕快建立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才可以買賣碳權?要趕快將碳定價,才會出現碳金融市場,讓大家開始碳交易?才能跟世界接軌?如果你也有這三個迷思,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

2021/11/29
碳權也可以投資?小資族靠碳權ETF月賺50%!

碳權距離成為普及化的金融商品,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沒關係,還是有些金融業者會想盡辦法,把現存的可交易碳權商品打包成散戶可買的ETF,讓小資族們也是可以參與碳權的投資之中。

2021/12/06
碳費應該收多少?碳交易和碳費哪個更能刺激企業減少碳排放?

碳費或碳稅這種碳定價工具很直觀,針對碳課徵一個稅費,就達到定價的目的。在作法上,有的是就各種在使用後會帶來碳排的能源(從源課徵),有的則是直接針對排放源的排放量來課徵(從末端排放課徵)。

2021/12/13

知識服務

No.199 綠學院作東!儲能業和保險業大和解
2024-12-09 每次在《電力交易專案經理即戰力實務班》課堂討論儲能案場投融資時,保險永遠是最熱門的話題。儲能專案經理覺得保險公司過於保守,明明電池照正確程序維運很安全、根本不會沒事燒起來,但保險公司聽到儲能就避之唯恐不及,這個也不能保、那個只理賠一半。偏偏沒有保險,儲能案場就很難取得銀行融資,沒錢專案也推進不了,於是專案經理只能眼睜睜看著保險費兩年漲十倍,根本漫天要價啊!
No.193 綠學院 X 資誠PwC中小企業碳中和工具包:碳盤查體驗會
2024-11-08 你已經做了碳盤查,但一直缺少一個真正好用的工具來協助嗎?或許你也曾嘗試與碳盤查軟體公司談方案,但無法談到理想價格,這些問題很困擾吧?   其實,轉換碳盤查軟體的成本,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高。暨去年(2023)我們和商周啟動了碳盤查與規劃碳中和路徑圖線上影音課程後,綠學院準備推出一系列的中小企業和永續顧問兩相宜的碳中和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