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黄帝内经》
《表后储能的报酬率IRR到底是多少?》这篇文章真的是神预言,才刚说完「下一篇,我们来谈几个要注意的风险」,台泥三元电池厂就发生严重火灾。只是这种预言我们都不喜欢,眼睁睁看着2021年的嫌疑犯(註一)变成被告,心里难受啊。
为了让业界共同学习,我们先把对台泥的爱护之情放在心里,将该案当成一个案例,藉这个机会跟你讨论为什麽新闻要把保险经纪人牵扯进来,保险经纪人是在做什麽,以及对表后储能的启发。
保险经纪人的角色与责任(Role & Responsibility, R&R)是什麽?
保险经纪人顾名思义,就是站在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中间的仲介角色。他与被保险人间属于民法委任关係,被保险人选择透过委任保险经纪人而非自行向保险公司投保,原因在于信任保险经纪人的安排,风险得以在保费经济之前提下适当转嫁。
保险经纪人的核心价值,在于站在客户立场,提供完整的风险评估与最佳解决方案,他的工作责任具体就是下面这四件事,若没有做好,可能构成专业责任疏失,需负担相关法律责任:
- 充分揭露风险差异:明确告知客户,若降低理赔限额,当损失超过上限时,须自负其差额。
- 量化情境分析:举例模拟,如发生全厂火灾,损失超过150亿时,改限额30亿将导致多少未赔部分。
- 提供替代方案:如提高自负额,或以天灾风险模型为依据,降低天灾理赔限额等方式,协助平衡保费与保障。
- 避免资讯不对称:提醒客户,技术预防措施与保险条件与保费间的关联性,充分揭露客户防火措施给保险公司知道,以确保保险公司承保条件与保费之合理性。反之,告知客户保险公司对厂内技术预防措施的看法,是否有达到让保险公司放心承保的程度。
从台泥三元电池厂火灾案,我们共同学到的三件事
学习点一:保单架构比总保额更重要
这次火灾造成164亿元损失,原本应可获得逾百亿理赔,却因保单结构调整,最终仅获22.65亿元。为什麽保单结构要调整?因为採购想要省钱。总保额虽未变,但单次限额调降,导致大灾难风险被低估。虽然大幅降低保费,但同时也彻底改变了风险承担结构。
学习点二:火险属灾难型风险
这类事故往往是全厂停摆级别,损失易突破单次限额。万一牵涉到人命的损失,就更为複杂了。
学习点三:资产保全等于生存能力
保险不仅是风险转嫁,更是企业持续营运的重要防火牆,因此,你不应该让採购人员负责谈保险。我们必须很尴尬地承认,企业喜欢的绩效管理将让我们大家陷入绝境,少了82亿元理赔缺口,企业必须自筹现金,影响现金流、信评、融资条件,甚至集团资本配置,这些都不是採购的KPI。这非常符合环境问题的特徵,所有人都一本正经地有很好的不做的理由,但最后大家都输得一塌糊涂。
如何在风险与成本间取捨?
从投资到保险,这都是一个困扰人类上千年的问题。可惜的是,複杂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这三件事是你可以思考的:高风险产线应保留较高单次限额,避免巨灾断层;透过「分层再保」降低总保费,但保留大灾难保障;保费应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相符,而非单纯压低支出。
对表后储能的启发
这样你就理解为什麽表后储能保险迄今未有全体适用的方案:
- 表后场域系统複杂,营运方式繁複,且很依赖表后负载的营运状况。一般案场大约7-10年回本,在关税战的步步进逼下,有多少工厂能撑过7-10年?
- 单一案场规模小,且案场间风险态样不同
- 表后储能包含安规、消防法规不明
在台泥三元电池厂火灾之后,表后储能的保险只能暂时先这样处理:
暂时可採取的行动一:以专案方式与保险公司洽谈,但可能面临的状况是保费高、自负额高、无法足额承保等状况
暂时可採取的行动二:保险会涉及银行贷款,透过适度沟通,让银行团了解保险公司对风险的观点,以争取合理贷款条件
暂时可採取的行动三:协同设备商与保险业者沟通,说明营运、维运计画,与风险控管机制,让其能向核保、再保单位沟通更佳的保险条件
这听起来很令人沮丧。没错,这也是为什麽我们要支持愿意投入绿色产业的公司包含台泥,以及行业内的绿色工作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註一)请见《513大停电后忙炒股?专家叮咛投资储能前应详阅电池爆炸说明书》和《513大停电后忙炒股?专家叮咛投资储能前应注意这个核爆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