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復兴首部曲:AI的尽头是能源之群龙无首

核能復兴首部曲:AI的尽头是能源之群龙无首


  如果一个王储,少年时意气风发,却因为权臣合谋,被迫流亡数十年,尝尽冤屈和孤独,直到机缘降临,班师回朝登峰造极,这样的人生脚本,你愿意吗?

  太苦了,这样的人生。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核能,就是一个如同金庸小说笔下的苦情男主角,如果不是因为AI发展及淨零排放,不知还会再流亡多久。

  我听说绿学院的专栏文章多年下来培养出很多铁粉,很习惯绿学院用趋势、商机的角度谈绿色科技。接下来的核能系列,我打算用类小说的方式呈现我过去多年来的核能教学心法,希望在网路上一大堆号称是核能白话文的影片中,呈现出另类的小清新绿色科技风格,让你感觉核能有温暖、甚至带点商机或投资的想像力。让我们开始吧!

一句话分辨核融合和核分裂(註一):1+1>2,是核融合;2>1+1,是核分裂

  我们日常的能源使用如燃烧木材、油、煤等是原子核外的电子作用产生的化学能,核能则是原子核内的核子(中子或质子)作用,又分为核融合和核分裂两种路线,单位质量的能量强度之差为5~7个数量级(註二)。

  若用一句话讲完核融合和核分裂,我的理解是,在核反应的世界中,一加一大于二,是核融合;二大于一加一,是核分裂。

  当两颗轻原子融合,新原子质量比两颗轻原子加起来少,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公式E=MC2,少掉的质量就转化成核融合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反之,重原子裂成两半,少掉的就是核分裂放出的能量。这少掉的质量其实很少,理论值(上限)核分裂仅0.1%,核融合也不过0.7%,但质能公式中的C是宇宙中极限速度光速,再平方后,核反应的能量当然是毁天灭地的惊人。

都是核子作用,为什麽核融合和核分裂差别这麽大?

  既然都是核子作用,为什麽核融合与核分裂差别这麽大?让我们看下图核子束缚能曲线,大致有个感觉即可,除非你大学有上过物理,否则不用过于纠结。束缚能随原子量而快速增加,到铁附近的最高点而后缓缓下降,束缚能越高就是核子越稳定,所以由曲线两端往中间都可产生核反应,在前面陡升段由轻变重就是核融合,后面缓降段由重变轻就是核分裂,放出的能量就是束缚能之差,所以核融合在陡升段产生的能量比缓降段的核分裂大很多,而形成反应的困难度也更大。


(图一)核子束缚能曲线
资料来源:https://smallcollation.blogspot.com/2014/02/binding-energy.html#gsc.tab=0

  这里面有个知识点,你看曲线到碳(C)原子束缚能已近最高点铁的九成,所以人工核融合的燃料只锁定元素週期表最轻的几种如氢和氦,硼已是最顶级的挑战,这样最有效率。我们都知道核武威力惊人,如终止二战的广岛原子弹威力为一万五千吨炸药(15 kilo tons of TNT),是核分裂原理,但核融合的氢弹威力则动辄百万吨级,最大的超过五千万吨。这也就是为什麽原子弹首先问世,七年后氢弹才出来,而且氢弹还得要原子弹引爆,无法只靠氢原料。

  你可能好奇这些元素是怎麽来的,让我们回顾宇宙中元素的来源。在宇宙诞生时,由无限小的时空无限大能量奇异点产生了大霹雳,物质于焉而生,能量转成质量,是比核子更基本的胶子及夸克,随着第一秒钟开始融成了核子,宇宙快速爆炸膨胀,温度也急速下降,十秒钟就开始形成原子,由最轻的氢依次融合成更重的氦,二十分钟后大致底定了宇宙初期原子的合成。五亿年后,恆星形成,巨大的重力场开始将氢及氦融成更重的元素,大概形成到铁左右也就差不多了,至于其他更重的元素,主要是后来这些星体灭亡崩塌中形成,如超新星或中子星等。翻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宇宙基本合成(融合)的上限就是铁,也就是束缚能曲线的最高点,不过没差,生命所需的元素这些就很够了,例如血红素中的铁对我们就很够用。

AI的尽头是能源,能源的尽头是核能

  将威力最大的武器驯服为能源使用,是人类历史上「化刀剑为锄犁」的经典,但终极能源这条科技路并不顺遂,一开始实践的是核分裂的结束二战之原子弹,只花了两年就成功造出了,再到第一座核电厂及核潜艇,也只花了不到十年光景。而原子弹到氢弹虽只隔了七年,但过去的六十年,每当谈到核融合这圣杯,「再三十年即可商转」的新闻不断跳票,2025年了,我们还要再等另一个三十年吗?

  答案揭晓之前,下一篇,我先带你探讨核分裂及核融合的技术路线等相关议题。

(註一)核分裂又称为核裂变;核融合又称为核聚变
(註二)一个数量级为相差10倍,5~7个数量级意味着相差十万到千万倍
 

知识服务

No.210 【案例分析可提前下载】表后储能消防安全指引全解读
2025-12-11 新版表后储能消防指引上路,你真的看懂了吗?哪些设计地雷可能让案子卡关?专家带你破解储能安全关键,提前布局风险管理!
No.209 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业界共识营:以欧洲电动车充电站24/7全时绿电照明为例
2025-11-24 汰役电池能变黄金?欧洲电动车厂用循环电池打造24/7绿电充电站,兼顾ESG与IRR!台湾企业如何从「表后储能」与「自建回收链」抢得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