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筑试图重新找回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用对大自然最友善的态度,从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的一系列过程中,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

  这样的建筑因为平衡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就减少对人的负面影响,因为人的身体的运作与环境是层层叠叠、环环相扣的,住在这样的建筑物里的人们,自然可以得到最好的居住品质,身心健康。我国目前有取得绿建筑标章(且还有效)的绿建筑有近2,000栋,其中最具节能及环保成效的钻石级绿建筑是成大绿色魔法学校、高雄那玛夏民权国小,两者皆可达到节能65%成效。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你脱离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识或资讯,片面解读绿建筑。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邀请你注册登入成为绿学院用户,绿色产业最前沿的趋势、商机、人脉、资金一键抵达,也欢迎参加产业小聚,认识更多A咖!

替你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跟此名词有关的全系列专栏文章,保证立刻提升功力

打开建筑碳足迹潘朵拉的盒子

我在2013年获得科技部「小产学联盟计画」支持成立了低碳建筑联盟LCBA(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希望能建立建筑物碳足迹的认证制度,同时建构「低碳建筑产业平台」以推展台湾的低碳建筑产业链,这不是口号,而是真心诚实执行,今年五月份即将展开的「LCBA-AAP碳足迹评培训班」,找到建筑节能减碳的热点,诉之有效的建筑环保行动。

2018/03/12
「德国几乎没装冷气,屋内却不会热」国发会主委的干话,台湾创造建筑节能的神话?

国发会陈美伶主委的一席「德国几乎没装冷气,屋内却不会热」发言,引发各界强烈批评,但其实陈主委的发言,却也只是显示出一般人对于绿建筑逻辑的误解而已。 从欧洲经验可知,除了技术面外,落实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强制法规,但我国政府目前遭遇到的困境,就是跨部会的困境...

2018/06/11
建筑能效分级即将上路,房屋增值潜力看好!

建筑能效分级制度即将上路,想要获得近零能建筑认证,住宅类建筑必须节能至少40%,非住宅类建筑则要达到50%的节能水准,根据资料显示,能效每升1级,房价将可增加...

2021/09/13

知识服务

No.207【新客加入共学圈买一送一】表后储能消防法规全解读!加赠与用电大户交流媒合会
2025-10-22 表后储能的消防规范,攸关客户对风险管理的信心,是成案与否的一大关键。绿学院表后储能产业共学圈的长期陪跑服务将在今年(2025)第四季推出表后储能消防法规解读交流会,让你一次釐清消防法规进展,以及业界实务运作情况。不过因为消防法规还没正式发布,为了不要让你的生意停滞不前,只要你预购这场小聚,我们先在10月22日赠送你一场储能公司与用电大户交流的媒合会。
No.209 两小时解读绿电转供24/7 CFE全时匹配新制及商机
2025-10-01 想像你经营一间晚上10:00营业到凌晨4:00的夜店,开记者会宣布你是全世界第一家RE100的夜店,结果环保团体发现你买的全是白天才发电的太阳光电,发电跟用电的完全不匹配,于是再开另一个记者会质疑你漂绿,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于是正妹再也不来你的週四淑女之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