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塑膠微粒!一招分辨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真假

有這種塑膠微粒!一招分辨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真假


  上一篇文章《環保流言終結者—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比較環保嗎?》很榮幸登上Google手機版頭條,這表示越來越多人關注塑膠議題,也意味著越來越多改變正開始發酵。所以我們今天先暫把政策建議和創業商機擺在一邊,改從消費者的角度,帶大家快速擁有關鍵知識,你才不會花更高的價格卻買到假的生物可分解產品,反而助紂為虐、讓劣幣驅逐良幣。

全球開始瘋禁塑並不是因為我們多討厭塑膠,而是發現塑膠竟然會被我們吃下肚子裡!

  塑膠的優點與便利是不可否認的,全球塑膠年使用量已超越3.2億噸(2015年),預計未來二十年內這數字還會再翻倍,更恐怖的是我們的食物鏈已全面被塑膠入侵,海鮮、鹽巴、飲用水、乃至於空氣中都驗出塑膠微粒的存在,真的是嚇到吃手手!然而,若我們真想改變,我們又該從哪著手呢?

  我們可以使用能源業常用的「抓大放小」策略。拿環保意識高的歐盟為例,下圖為該區域的塑膠年需量,共4,900萬噸,其中包材類(packaging)為最大宗,佔總額的40%。相同的,在歐盟的塑膠廢棄物總量中,包材類也是最大宗,佔塑廢總量的60%。包材使用時間這麼短,回到家之後打開包裝就丟棄,而輕薄、蓬鬆的特性讓回收業者無利可圖,因此溢散到環境的機率大增、成為塑污的主要貢獻者,也自然成為各國欲除之而後快的頭號要犯。


(圖一)歐盟的塑膠年需量及年廢棄量
資料來源: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歐盟執委會,2018年1月


  這股禁塑風潮始於2014年底,首要對象即是PE塑膠袋。例如:歐盟要求各會員國必須立法「禁止使用」厚度在50微米(microns)以下的傳統PE塑膠袋,並以2010年作為基期,設定2019年塑膠袋使用量需減少50%,並在2025年減量達80%。同期在美國加州、夏威夷州、西雅圖市等,以及其他地區如澳洲、中國大陸(江蘇、河北、吉林、廣東)、印度、日本等地,也都沿著與歐洲相同的脈絡推展著「政策性禁塑」。而今年(2018)五月底,歐盟執委會已正式提案要「擴大禁塑」,規劃將拋棄式餐具餐盤、一次式食品飲料容器、吸管、飲料攪拌器、乃至於棉花棒、氣球棒等一併納入。禁塑,可謂方興未艾、正要遍地開花,而生物可分解塑膠正要順勢而起。

連買塑膠袋都會買到假貨?一分鐘分辨生物可分解塑膠標章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就算現在有個生物可分解塑膠袋說它很環保、不是PE材質,我肉眼也分辨不出來啊,怪我哩!?

  為了避免無良業者的魚目混珠,其實各國在執行禁塑前,便對生物可分解塑膠及生物基含量建立了檢驗標準以及專用標章。檢驗標準從上游的原料供應商、到下游的製品加工商一體適用,供應鏈中的業者都須依法進行檢驗,合格者才能取得專屬標章,而所有市售商品也必須依規定打上標章,方可宣稱是生物可分解、或是具生物基含量。標章不但是消費者最顯見的識別,標章上獨立的證號資料也方便稽查人員可輕易地從抽樣中去追溯生產履歷、查驗是否造假。

生物可分解塑膠的標準與標章

  目前依區域的不同,或有其特定的認證標章,但各區域所使用的驗證標準,大多依循歐盟的EN 13432/14995(13432是針對包材類,14995是針對其他塑膠製品,其驗證標準其實幾乎相同),或是美國的ASTM D6400規範。下圖列舉歐洲、美加、日本、及我國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標章,由於各地檢測規範其實大同小異,所以製品上若有下面任一標章,基本上我們都可以認定它是真正環保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製品。


(圖二)世界各國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標章 
資料來源:王舜弘
 

  另外需補充說明的是:

1.目前國際間最常見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是泛指在「工業堆肥」的環境中可快速分解。然而隨著使用需求的不同,歐洲這兩年已將環保條件推升到挑戰更高的「家庭堆肥」級,以及專門針對農業所需的「土壤分解」級。目前這些衍伸種類還僅止於歐洲,且標章與上圖很相似,僅差在文字標示的不同,所以便不再贅述,免得大家頭昏腦脹。
2.另外,生物可分解塑膠目前在水體及海洋中的分解速度仍不夠快速,因此尚無法有效解決海洋垃圾的問題,不過檢驗標準及標章都已開始起草。

生物基含量的標準與標章

  生物基含量到底有多少,不是包裝上印支大玉米、還是業者自吹自擂說又是用某某澱粉做的就算,這含量計算也是有國際標準的!目前各國多依循ASTM D6866、ISO 16620-2、或CEN 16440。依區域的不同,各有其最低生物基含量的要求,但含量級距尚無統一標準。下圖列舉歐洲、美加、日本、及我國的生物基塑膠標章,以DIN為例,生物基含量共分為20~50%、50~85%、85%以上這三個級距;而TUV則將受測產品的生物基質含量分為20~40%(一星)、40~60%(二星)、60~80%(三星)、80%以上(四星)四個級距;至於美國、日本、臺灣則要求在標章上打出生物基的「實際含量」。


(圖三)世界各國的生物基含量標章 
資料來源:王舜弘
 

  所以下次當你購買宣稱生物可分解塑膠製品時,別忘記外包裝上先找找標章,如果上述標章一個都沒有,我由衷建議你買傳統塑膠製品就好了,千萬別上了不肖業者的當,花了大錢卻得了個假分解。

  眼尖的你可能從上面的說明中發現了,怎麼臺灣的生質材料標章上都標註著「非專屬」,而且這片葉子好眼熟啊,似乎在很多地方都看過?雖然環保署總說臺灣好、臺灣限塑早,但到底我們做得有多好(笑)?下一篇,讓我帶你一起突破臺灣限塑政策與認證制度的盲點。

(封面來源:iStock)

Knowledge

光儲PV+ESS專案管理實戰工作坊:個人報名
2024-10-01 「搞太陽能就夠忙了,光儲太複雜,這種錢太難賺了啦!」 「去年(2023)光儲合一都流標了,參加的也沒幾家,沒戲啦!」 如果考慮到最近預告的「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嗯,你歪了一下頭,好像想到了些什麼。
2024-09-20